10月9日下午,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气氛活跃。主席台正上方的会标显示屏上,“党委书记与青年教师谈心会”12个红灿灿的大字熠熠闪光。在这次大型谈心交流活动中,校党委书记陈西峰同志以6道“校情考题”开场,为2010年升本以来录用的155名青年教师举行了一次特别考试。当场阅卷并公布成绩后,陈西峰以《做人与做事》为题发表重要讲话,古今中外,娓娓道来,真话实感,语重心长。在严肃活泼的气氛中,一个多小时的谈心会在不觉间结束了。
台上,陈西峰书记激情演讲,理足气盛;台下,端坐在会场中心位置的青年教师和中层干部、教研室主任认真听记,对照反思。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
特别考试: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来念题,请大家写出答案:一、校训是什么?二、师院精神是什么?三、校名的题字者是谁?四、校长的姓名?五、学期初教职工大会指出的两个主题词是什么?六、对干部教工提出的六字工作要求是什么?”令所有青年教师意想不到的是,谈心会的第一项内容竟是一次闭卷考试。陈书记宣布考题后,青年教师埋头默写,与会的领导干部、教研室主任凝神思考,会场上一片肃静。
答题。交卷。阅卷。宣布成绩。
“王竹承、黄晓寸、李杰、王蕾、刘洁、安琪满分。大部分及格,极少部分不及格……”
会场上,人们反响热烈,议论纷纷。在对考试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后,陈书记与青年教师的恳谈在大家的期待中开始了。
谆谆嘱托多鼓励,殷切期望意味长
“谈心会的目的是让大家关注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师院发展前景如何,取决于大家在5到10年内的工作成绩。”陈西峰书记开门见山,一语破题,“155名青年教师,几乎占全校教师比例的三分之一,你们是九十点钟的太阳,学校对大家寄予了厚望。”在谈话中,陈西峰书记说:
“首先,要做一个明白人。做人要搞清自己是什么成色,明白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时刻看着师生脸色。请问在座的各位,你们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是把工作仅仅当做谋生职业还是当为之奋斗的事业?”在陈书记的论述和询问中,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表扬了文学院副教授刘晓华博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政法管理学院副书记兼本科班辅导员胡斯亮博士带出两届“考研学霸班”、教育学院邢莉莉和化工学院王洪玲荣获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文理科第一名的先进事迹后,陈书记说:“做一个明白人,还要在大势上明白,观大局看大势。这些说来容易做来难。”
“其次,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别人的好,就能获得快乐。所谓‘互相拆台一起垮台,好戏连台互相捧台’。”陈书记援引大量事例作生动注脚,“社会上有的人把职场想得特别黑暗,认为职场中的人就像一群猴子爬树,往上看到的都是屁股,往下看到的都是笑脸,往左右看到的都是耳目,净想着别人会不会算计自己,这种猴子心态千万可要不得。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把一只螃蟹放在不盖盖子的螃蟹篓子里,它一会儿就能爬出来,但篓子中如果放一堆螃蟹,不盖盖子,螃蟹也爬不出去,因为只要有一只往上爬,别的螃蟹就会纷纷攀附在它身上,结果是把它拽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逃出去。”会场上哄堂大笑。
“第三,要做一个忠厚的人。忠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厚就是为人厚道。”陈书记明确提出干部教师忠厚的标准:“对组织、领导要忠,对同级要和,对下级要爱。”
“做人是做事的基础。”陈书记说,“所谓做事,就是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不出事。不论做人还是做事,做好的标准是对得起组织培养,对得起同事,对得起家庭。”最后,陈书记引用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鼓励青年教师:“‘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我相信青年同志们不会让师院失望,肯定会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让我校的发展前途更光明!”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党委书记与青年教师谈心会结束了。走出学术报告厅,500多名参会人员兴犹未尽。
干部职工:聆听谈心会受益良多
提起对青年教师的教育,主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牛芙珍表示:陈书记与青年教师的恳谈是代表校党委对我校发展的长远布局。首先,新入职者的意识观念需引领;其次,陈书记讲的内容具有操作性。与青年教师谈心活动应成为一种教育模式,持续进行。
“陈书记对155名新进研究生的谈话很震撼,在干部教师中反响良好。”副校长庞若通说,“谈话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实。内容实在朴实,富有期待。二是深。尤其是对做人、做事的论述,启人深思,触及灵魂。三是新。关于成色、角色、脸色的比喻既新颖又幽默,在谈话中穿插故事,引述事例都很生动。四是活。思维灵活,现场气氛活。”
在8楼走廊,校纪委委员袁志修边走边对我们说:陈书记的讲话言语不多道理深,起到了与青年教师增加了解、拉近心理距离的作用,体现了校领导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之后的青年教师事迹报告会树起了一批典型,是这次会议的延伸和提升。
校妇联主任张宝棉在第5周周报“体会”一栏写道:“虽然不是青年教师,但听了陈书记的讲话,我也受益匪浅,感触很多。反思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还有很多欠缺。每日都要三省吾身,修正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爱心、正义、道德和良知的人。”
走进927室,记者见到正在统计科研成果的科研处副处长谢德银。他说:陈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提升问题,这对他们很有必要。青年教师科研刚起步,对申报课题、论文写作和教学成果评奖参与较少,根据最新科研考核办法,青年教师已列入考核范围。
在教务处办公室,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参加工作的教务处干事张堪辰,放下正在录入电脑的新生学籍档案,说:陈书记讲话中“做一个明白人”的论述对我特别有指导作用。“作为一个新人,我应该虚心学习,熟悉业务。导入学籍过去由学生处康会连老师负责,有不懂的我就问,她总是热情指导,让我受益很多。”
教学精英:聆听谈心会受益良多
课间,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赵静春副教授在回答了一个学生的问题后,匆匆走进办公室倒了杯水。他说:“陈书记的讲话让我意识到肩头责任重大啊!我们教研室青年教师工作都很出色,刘晓华就是杰出代表。整体来看,不只是青年教师,包括我们这些中年教师,在授课水平和深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最好的提升方法就是一起研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牛秀奎表示,陈书记的讲话很及时,很有意义。“青年教师决定着师院未来的发展,各院系应该制定相应计划助力他们成长。导师制要延伸拓展,提出一些刚性要求,不能带成什么样都可以,要有一个评价机制;学院领导要了解青年教师所想,定期谈心,并有针对性地指导。”
河北省高校教学名师、政法管理学院院长李五星教授说:“陈书记的讲话就像一场及时雨。我院原来的导师制强调对青年教师业务的培养,现在看来还不够,还必须加强思想上的引导。我们接下来要出台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年教师帮扶措施。作为前辈,我们要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
美院院长王川进的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百忙之中,他终于抽出时间接受了采访:“陈书记的讲话对我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启发很大。近年聘入教师的突出特点是学历层次高,业务水平强,我们正筹备青年教师交流会,让他们分享高等学府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让老教师感受一下新鲜血液的活力。与此同时,我们将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旁听青年教师课程,做到排课时尽量有前辈带领,尤其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老师,多给他们指导,让他们尽快进入状态。”
记者刚来到化学与化工学院,就撞上了风尘仆仆地从开发区赶回来的范小振教授:“青年教师是学校、学院的未来。我们准备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导师制’,由老教师对他们进行师德、教能、科研的全方位带领。教学上,指导之余,采用突击听课的方式,激励青年教师形成认真备课讲课常态。科研上,一是以老带新,让新人逐步熟悉科研流程,为更高层的研究奠定基础;二是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学历高了,底气更足了,课堂教学也就更加游刃有余。
青年教师:书记一席话是不苦口的良药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袁靖涵正被一群学生包围着,有问表格怎么填的,有问打印机怎么用的,她一边帮学生整理材料一边说:“刚刚入职一个月,工作繁琐,开始不太适应。陈书记讲话给我提了一个醒,不论未来想往哪个方向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本职工作。”
政法管理学院辅导员王逸凡正在整理前一天的主题班会照片,他顺手从抽屉里拿出班会的学习材料《习近平: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给我看。他说,听完陈书记的讲话,结合自己的工作总结了“三做”:做学生和谐人格的引领者;做学生专业能力的搭桥者;做学生学业生涯的导航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他对辅导员工作信心满满,在开学一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开展了“青年学生系列读书活动”“争做‘四有’好学生”等活动。“陈书记的讲话让我更有工作热情。”言语间目光笃定。
在美院,来自河南的许国超老师刚下课,嗓子还有些沙哑:“陈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同事之间要‘和’。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刚来沧州时,人生地不熟,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王川进院长帮我在1号楼学生宿舍安下了家,帮我度过了最困难和迷茫的时期。”赶着去上课的耿兰兰坦言:“要不是陈书记再三催促,画展我们还真办不成!下一步我将尽全力准备在青岛、广州、北京、石家庄进行巡回画展,让全国同行都看看咱出彩的师院人。”80后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从莫斯科留学归来今年进入美院工作的粘瑞真说:“以前从来没参加过这么有意思的会议。陈书记的讲话生动洒脱,我一点睡意也没有,全都听进去了。”她谈起了初登讲台的经历:“我不是师范生,加上俄罗斯的教育模式、方法、理念与咱们完全不同,一时有点发懵。多亏王宏瑜、张超平等老师的帮助,在他们指导下,渐渐找到了教学的感觉。让我深刻体会到‘同仁’的意义。”
文学院辅导员苏聪聪说:“作为辅导员,天天围着学生转,要想快乐首先就要认可并爱自己的学生。只有你这样去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和爱,你才能够快乐。”说这话时,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辅导员孙玉安回顾工作三年来的点滴,说:“陈书记讲要‘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不出事’,对我启发很大,给我提供了工作路线的指导。”
2015年聘入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李洁刚刚毕业就成为了168名学生的辅导员。她对陈书记讲话中的“与人为善”很有共鸣:“报到第一天,学院秘书张颖峰老师就用一个大大的拥抱迎接了我,立马缓解了我初来乍到的紧张。她和我聊生活,谈工作,让我第一天就在学校找到了家的感觉。”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校团委副书记王竹承的话很有代表性,道出了全校青年教师的心声:陈书记语的讲话使我感触很深,备受鼓舞。我幸运地赶上了学校快速发展的时期,感受到了师院“升本精神”在我校的传承,感受到了师生积极向上、奋斗不息的热情。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更要常怀感恩之心,与人为善,勇敢担当。以青年为本,为青年服务,助青年成才,才能不辜负领导师生的信任和组织的培养。“青春就应该拼搏奋斗,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的希望,必须自信自强,用自己的努力换来青春无悔,创造沧州师范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