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六十年回眸(二)丨张金龙:我在沧州师院教学科研四十年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12-05 [来源]: [浏览次数]:

1977年恢复高专。1978年初77级学生入学,我被调入沧州师专教中文大专一、三班的课,当时学校刚刚恢复,条件恨差,只有三层楼房、四排平房和一个较大的平房。西楼和平房用于教学、办公,东楼用于学生住宿和图书室、实验室,跑道着两个篮球场,是学生锻炼和上体育课的场地。但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学校发展很快,校园面积几次扩大,建筑面积不断增加。1979年暑假后,我进教务处做教学管理,听课、评课。1984年1月任副校长。1991年师专与教育学院合并,既搞普通高师专科教育,又搞成人高师专科教育,锤炼师德,培养师能。1993年,根据社会的需求,增设非师范专业,以师范为主体,三教并举,为沧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才,逐渐奠定了升本提格的基础。

我在数十年的工作中,坚持着两个原则:

第一,做教学管理,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凡是要求老师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不失教师的言行。2001年是退休后,还为法政系、历史系分别教中国法制史课和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直至2004年冬,心脏支架后才离开三尺讲台,只搞科研;第二,坚持为教学服务的科研方向,在教学实践中选定科研课题,通过科研升华教学,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教中国古代史课,发表《论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孟子思想的人民性》《整顿吏治对巩固和加强政权的作用》《儒法两家治国思想的分歧与结合》《纪念包拯诞辰一千周年》等文,出版《古史座谈》一书;教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发表《唐宋史籍繁荣昌盛的原因》《<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德才与勤奋的结晶》《< 资治通鉴>是集体著作的典范》等文,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并出版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专业系列教材《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中国法制史课发表《明太祖治吏》《司马光论修心治国三要》等文,与杨庆博合作出版《中国古代政法史略》一书。为中学校长培制班讲中国教育思想史,发表《孔子的崇高师德》《孔子与颜回的师徒之情》《司马温公身范教子》《司马光克己型家》等文,提出“好人之城”建设从幼儿思想品德教育抓起的建言献策,为体现办学的地方性,在历史系增设沧州革命史课,并为历史系老师们出版的《沧州革命史》作序,出版《沧州历代名人传略》一书,发表从《<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看纪晓岚的史学思想》《纪晓岚的求是精神》《纪晓岚持论之公允》《谈评价纪晓岗》《沧州的建立及其历史沿革》等文。

1995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7年主持制定的师专文科课程改革方案获河北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师院馆藏文献研究会成立,被聘为顾问,与刘树桢、张燕娥合作出版《四库全书目录新编》一书,为教学科研利用古籍提供方便。今年总结自己教学科研的体会,刚刚完成一项高校历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认为高校历史教师的教学要讲深讲透,讲究教学艺术;科研要坚特创新,以教学为归宿。师范院校的历史教师尤当加强教学研究,一篇好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教改成果决不亚于其他内容的科研论文。